網站設計之“后視覺設計”時代 |
時間: 2012/9/22 12:41:02 點擊: 10846 |
盡管這樣的認識有失偏頗,但卻不是毫無道理。
我所理解的視覺設計,實際上要做好這么幾件事兒:透過視覺手段依據交互設計(或單純的視覺流向)來制造視覺層次;制定視覺規范實現視覺語言的一致性(視覺規范);為瀏覽或使用制造舒適的視覺感受;制造視覺愉悅感;制造視覺品牌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你也可以用它們作為視覺評審的準則,一個好的界面視覺設計作品一定具有與之相對應的多條屬性)有一定專業基礎的設計師,要做到前兩條應該相對容易,甚至好一些的能做到前三條。而"愉悅感"和"品牌"會非常的隱性,因無法量化和作為附加值屬性而被習慣性忽略。 無可回避的苦楚 專業被侵犯、被老板的喜好所左右、評審的不和諧、職業前景的迷茫…所有的一切將會長期存在。想到這里,只能丟下兩個字:"Bitter B!"痛哭流涕之余,來看看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一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審美標準和偏好(包括視覺設計師自己),而且自信于自己的審美情趣的正確性和普適性(所以幾乎公司的每個人,包括保安和清潔阿姨都能夠對你的視覺設計稿進行評述);二是視覺設計所承載的價值,在很多時候是無法量化的,這就造成話語權的缺失并經受不起挑戰。 關于審美有這么一個觀點,不知道大家認同與否:"真正"美的事物,是能夠獲得大多數人的喜愛的。換句話說,即是"美"有著共性和規律的。那么把握好這些共性和規律并加以靈活運用,理論上就可以讓設計方案獲得更多人(目標用戶)的認同(單從視覺表現上來說)。事實上這方面的積累已經不少了,有如黃金比例的構圖方法、色彩心理學和搭配原則、柵格化排版以及對齊方式、美
|
上一篇: 李開復:為什么美國互聯網公司兵敗中國? 下一篇: 網站從不到1千IP漲到6萬IP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