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司機現離職潮 專車補貼變低并不好干 |
時間: 2015/7/6 16:00:02 點擊: 6135 |
導航。不像我們那個時候,所有路都要記在腦子里,知道哪些路不堵,哪些路更方便。”對于如今互聯網帶來的專車野蠻生長,他謹慎地認為,缺乏了行業管制,就一定會付出代價,“現在不僅亂開,而且各種人都開始流入專車行業中,太瘋狂了。”
在上海,出租車司機的年齡在不斷創新高,根據錦江出租的數據,大批20-30歲年輕司機的流失,直接將司機隊伍的平均年齡從過去40歲拉升到45歲。 讓人意外的是,這批最終堅守在崗位的 “中老年”司機卻依靠“滴滴打車”打好最后一仗。 在滴滴司機的“搶單”排行榜上,新錦江出租的張師傅始終牢牢占據了日均搶單數量第一的位置。這位年近60歲的司機在滴滴打車排行榜上屢創新高。從開始的排斥到現在的應用自如,張師傅手上備了兩個手機,一個滴滴,一個快的,通過兩個軟件加起來,最高一天能接50單。他的訣竅是只做有補貼的短差,其中光是來自用戶和滴滴的補貼,一天平均在100-200元,占收入的1/3。他搖頭感嘆,他沒有趕上滴滴和快的打架時補貼的最高峰,卻在大家都退出時,撿了漏。曾經周圍也有人勸張師傅去開專車,但他覺得專車不穩定,“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 專車司機進退維谷 如今的混亂,更像是黎明前的最后狂歡。 20歲出頭的出租車司機小瓊,在6月初買了一輛比亞迪新能源車,上了滬牌,想在專車市場好好賺一筆。“朋友們都說現在專車也辛苦,但我們干出租時,每天17-18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一樣的時間,收入還不翻倍?” 但如今再進專車市場,小瓊發現“并不好混”。 已經連續幾個星期了,他發現,從晚上7點開始, Uber上下單的用戶很多都不接電話
|
上一篇: 微信第一大號負責人孫冠男:下個風口一定不是原創文章 下一篇: 中國加快工業機器人普及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