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司機現離職潮 專車補貼變低并不好干 |
時間: 2015/7/6 16:00:02 點擊: 6136 |
讓司機承擔了市場轉變中的全部壓力。這樣的策略從一開始就注定如今局面。從今年開始,全國出租車行業都面臨出租車司機的大批離職。在上海,大眾、強生、海博、錦江均發布了一輪又一輪的招聘啟事,但除了適當提高福利外,對于關鍵問題,他們始終“無能為力”。
在這個行政干預色彩濃重的行業,想要有所改變艱難異常。司機對“份子錢”的抱怨和不滿,企業很清楚, “這是行業調控決定的,我們的底線是什么都能商量,唯獨‘份子錢’目前降不下來。” 從成本結算領域看,企業所收取的“份子錢”里,30%-40%都是必須要上交政府的固定成本,這也讓企業很難在短期內擅自下調“份子錢”。 最后的“留守” 上海強生出租的馬師傅在行程進行到一半,靦腆地拿出一塊二維碼牌,請車上的年輕乘客幫忙掃一掃。這塊二維碼牌鏈接的是滴滴新推的一號快車App。他有些無奈地搖搖頭,“我們這是在給競爭對手拉生意啊。” 但讓他非做不可的原因是,多一位用戶下載,他的“滴滴司機”賬戶內的“滴米”數值就會增加,據說,“滴米”數值越高,搶到優質單的概率就越高。盡管到目前為止,馬師傅并沒有搶到幾單期待中的優質單,反而要面臨越來越多的客人流失到“專車”隊伍中,但他依然還是在無可奈何中糾結和努力。 炎熱夏天,馬師傅依然穿著一身干凈的白襯衫,帶著白手套。之所以不像周圍年輕的同事那樣改行開專車,他說是因為自己已經過了50歲,不適合像年輕人那樣去 “折騰”。但言語中更多透露出的是,身為上海最早一批出租車司機隱約具有的職業榮譽感,“現在行業太亂了,只要有輛車,就能開專車,路也不熟悉,只能靠
|
上一篇: 微信第一大號負責人孫冠男:下個風口一定不是原創文章 下一篇: 中國加快工業機器人普及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