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體》法則照進互聯網的現實 |
時間: 2012/1/17 0:30:00 點擊: 24147 |
一股悲觀情緒在互聯網業蔓延,一群自稱為“心理陰暗”的從業者,糾結于那些沒有底線的競爭、大公司的抄襲、小公司不再創新、最終生態的破壞。這些都與當下大熱的科幻小說《三體》不謀而合。這本書里,地球人面臨來自更高等文明的進攻,不得以而適應殘酷的黑暗森林法則,奮力搏斗,但最終與敵對星球同歸于盡。 在第一期《產品家》沙龍上,四位互聯網人討論了行業現實與星戰中黑暗森林法則和降維武器的關聯,以及如何解救的方法。這四位分別是KPCB管理合伙人周煒,縱橫中文CEO張云帆,金山網絡CEO傅盛,創業家雜志社長牛文文。主持人是《產品家》沙龍發起人程苓峰。 周煒:
人類會變成螞蟻?
“中國詛咒”無可避免。
生命必須擴張,大公司也是一個生命。 科幻小說本質上必須是哲學小說。因為科幻的想象力讓你能夠在時間、空間上來回變化,這就會涉及到人類終極問題:生命從哪來?到哪去?意義是什么?第二,科幻必須關心存在于內心深處的人性。當地球人爭相殺死同類搶奪飛船時,這是非常發人深省的。接下來就必須有第三點,科幻要架構龐大,思維沒有疆界,時空橫亙全宇宙。這一點跟互聯網極為相似。如果沒有防火墻,全世界的人都通過Facebook聯系到一起。 互聯網跟科幻里的宇宙是相似的。先看看《三體》講的幾個原則。第一,物質總量是固定的,不會多也不會少。市場就是這樣,競爭就是為了獲得有限的用戶、市場、和利潤。 第二,生命的本性是擴張的,任何一種生命能活到今天,它的DNA遺傳密碼讓它無論如何要把DNA傳遞下去,如果沒密碼或密碼不夠強烈,物種都死了。任何一種生命都有強烈
|
上一篇: 移動夢工廠:在同質化競爭和巨頭夾擊中突圍 下一篇: 百度國際大廈深圳奠基 將容納萬名員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