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縈:2015年對和我一樣的創業者最有啟發的9篇文章 |
時間: 2015/10/14 19:31:04 點擊: 10170 |
by 霍炬 from 歪理邪說
2 、愿景 陳琪的這個分享,很短,不到15分鐘,我看了不下十遍吧。 一個互聯網產品必經階段是,feature - 內容 - benefits - 品牌 - ecosystem - 標準。 剛開始創業,你肯定從一個功能開始。功能做著做著要積累內容。內容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用戶就會問你,然后呢?然后呢,然后你就要給他提供什么樣的好處,你必須解決那個然后?墒谴蟛糠之a品在前面這三關就已經掛了。 一個十億美元甚至百億美元的公司,一定是要打到ecosystem和標準這兩個層面的。 一個公司的野心是無限的,比人的胃口要大得多。公司一旦停止增長,那就是死亡。那我們要做什么去建立關系網絡,要樹立怎么樣的標準?留給我們的時間不會太多。 文章:《陳琪:互聯網產品境界的自我認知》 by 陳琪 from 紅沙發RedCouch 3、增長 很多公司都搞不清自己的每一步的成功與失敗到底都是因為什么,公司快速爆發時大家漫步云端,公司忽然遇到瓶頸或一落千丈時,大家又茫然失措。而Chamath Palihapitiya顯然不是這樣的一個。他總是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 加入之前Facebook遇到了增長瓶頸,但他離開時Facebook時已有七億用戶。但實際上,當Facebook只有4500萬用戶時,他就確定Facebook終將有一天會擊敗MySpace,那可是MySpace有1.5億用戶的時候。 Chamath Palihapitiya也是一個特別招恨的人,他做什么什么成。 所以他11年就從Facebook辭職,拿到Tesla的Peter Thiel還有LinkedIn的Reid Hoffman的投資,創立Social+Capital基金,轉型成為風險投資家。離開Facebook后,他買了Golden
|
上一篇: 汽車之家李想再度創業,三大敵人需戰勝 下一篇: 馬云云棲大會魔性演講:DT時代、云計算和投資創業詳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