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滴滴快的如何在1年內從打車軟件成為出行平臺 |
時間: 2015/9/10 12:43:13 點擊: 6782 |
今天早上當你如往常一樣打開滴滴打車,你會發現“滴滴打車”更名為“滴滴出行”并啟用新Logo——一個扭轉的桔色大寫字母D。伴隨此次滴滴品牌升級、更換新Logo,滴滴將在今日發布全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而在未來半年,滴滴還將推出至少1—2項新業務,以及推出一系列新功能,完善出行體驗,滴滴要做的,正是一個移動出行的綜合入口,一個生活O2O的超級App。 經過三年的發展,滴滴已從當初單一的出租車打車軟件,成長為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最初“滴滴打車”品牌名及其Logo具象化的出租車形象,已經不能準確充分體現滴滴的業務含義,這也是此次品牌升級的根本初衷。 “滴滴打車再見”品牌升級背后還有哪些故事?在近日“2015新網峰會”會議間隙,鳳凰科技采訪了滴滴快的總裁柳青。 1年內從一個打車軟件成長為出行平臺 三年前,滴滴以出租車打車軟件起家,2014年8月19日宣布推出專車業務,在今年年初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又相繼推出了快車、順風車、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滴滴從單一的打車軟件成長為今天的一站式出行平臺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從單一業務轉為多元業務線,柳青坦言,最考驗的還是團隊。 在滴滴剛剛創始、2012年的那個冬天,滴滴從阿里巴巴的線下鐵軍過來的創始團隊拉了1萬個出租車司機,正是這1萬個司機使滴滴可以那個冬天存活下來。而今天滴滴從出租車一路做到巴士業務,基本上還是阿里巴巴線下的這波團隊在各處開城。 此外,滴滴在各個業務線高歌猛進,一方面得益于出租車時期積累的規模效應,通過老業務支撐新業務
|
上一篇: 他不顧漂亮妻子勸阻,選擇投奔馬云,如今身家365億 下一篇: 美國咨詢集團報告:中國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