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私有化的新PC夢 |
時間: 2013/4/25 22:50:50 點擊: 12665 |
針對戴爾選擇私有化道路的原因,業界專家分析,戴爾轉型之路屢屢受挫,為了避免資本市場和監管壓力,將掌控權握在自己手中。不再暴露于資本市場之上,戴爾能夠更靈活地選擇戰略重組轉型的方式。而也有部分人士指出,“股東分紅不均也是戴爾私有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對于戴爾來說,花244億來平息資本監管壓力,似乎太過昂貴,且戴爾在這個十字路口,最大的壓力卻是來自自身的品牌文化。 戴爾最大的失誤不僅僅在于其對PC這個夕陽行業的堅守,還在于錯誤的將戴爾模式帶入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戰爭之中。 2012年,平板電腦出貨量首次超過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同時,PC出貨量在過去的幾年里顯著下降。消費者迅速轉向移動設備使戴爾如同其他PC巨頭一樣,在過去的幾年里業務出人意料的快速下滑。 然而戴爾卻希望用“戴爾模式”一統移動設備市場,即過去戴爾電腦基于成本的考慮進行個性化的配制,在外觀和體驗上整齊劃一,毫無個性的但卻十分實惠的PC營銷模式。但這一套在移動互聯網市場卻正好背道而馳。老對手蘋果巧合成為了一個鮮明的對照。 PC時代的蘋果,恰好是一個高度重視外觀的公司,也因此,價格昂貴的蘋果機難以適應剛剛平民化的PC市場,那時候的市場,需要戴爾,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模式整個逆向了,蘋果依靠獨具個性的外觀和使用體驗,加上千變萬化的應用商城體系,成功實現了再次崛起,而戴爾模式在移動互聯網上,則被其實同樣是PC市場主流消費者們所摒棄,換了一個網,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消費心理卻巨變為個性化,毫無個性的戴爾面對太有個性的蘋果之流,只能接連敗陣。 “即使
|
上一篇: 必應:首個搜索結果點擊概率50% 第3第4無人問津 下一篇: 雅虎發布iOS新版應用:采用Summly摘要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