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私有化的新PC夢 |
時間: 2013/4/25 22:50:50 點擊: 12668 |
上市令戴爾從8,000萬美元開始,發展到今天的600億美元的營收,攀上了一個重要的階梯。但問題是,IBM有智慧化解決方案,聯想有低價產品和低價市場,微軟的Windows還能吃幾年,蘋果的軟硬件控制了潮流,亞馬遜則在電商領域有突破性的創新,而戴爾在重重擠壓之下有什么?什么也沒有!可見,戴爾是輸在再也拿不出具有創新意義的價值體現了。
但戴爾并非不重視創新,它其實也曾經是創新的排頭兵,但戴爾、微軟、諾基亞等巨頭一樣,在時代大潮中走岔了路。 十年前戴爾被認為是PC行業不可撼動的巨頭,馬先生曾經是戴爾的忠實粉絲,他告訴筆者,十年前,他還是個大學生,那時候他對戴爾的PC有著深度的癡迷,品牌機的質量+組裝機的價位,是其對剛剛普及PC的人群們最大的吸引力。畢竟在PC業剛剛興起的時候,行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以盡可能低的成本讓盡可能多的人買得起PC,戴爾的核心能力即通過出色的供應鏈管理來實現產品的低成本,正好與行業的核心問題相吻合,其核心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十年后,PC已經徹底普及,價格和質量的優勢也逐步因為價格戰和技術提升而變得失去原有的競爭力,但戴爾并沒有坐以待斃,它其實和微軟、惠普等同行一樣,及早的進入了移動互聯網。 但“運氣”卻完全無法和蘋果比拼。自2006年失去“全球第一大PC廠商”桂冠后,戴爾在移動互聯網上屢屢失手,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遲遲未能打開美國市場大門。 戴爾向何處去?成為了它必須要向自己和股東交代的核心問題,為此,其創始人邁克爾·戴爾選擇用私有化來解決分歧,讓戴爾能夠不在外界的指手畫腳中,走自己的路。 個性化之殤
|
上一篇: 必應:首個搜索結果點擊概率50% 第3第4無人問津 下一篇: 雅虎發布iOS新版應用:采用Summly摘要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