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私有化終極九問:有些好公司不屑于回A股 |
時間: 2015/7/6 15:54:56 點擊: 7101 |
“回歸”成為了中概股這一年來的主旋律,今年上半年有17家公司紛紛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其中6月更是出現了井噴之勢,有多達12家公司收到要約。 從蜂擁而上到一哄而下,中概股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到底要不要私有化?私有化之后要不要登陸A股?來,聽聽企業家、投資人和律所機構們的聲音。 一問:有哪些中概股公司要或已經私有化? 根據騰訊科技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共有37家。過去三年每年私有化的公司不超過5家,而今年一下躥升至17家,如下表: 中概股私有化名單大全 制圖/黃越 從行業分布上來看,游戲以9家獨占鰲頭,其中包括盛大游戲、完美世界、巨人網絡、中國手游、淘米網絡、空中網和創夢天地等7家主營業務為游戲的公司,還有人人公司和久邦數碼等2家具有游戲業務的公司。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因為美股對中國游戲公司的市值低估,而深層次原因則是東西方游戲產品的文化背景、創新性、操作習慣等差異較大,投資者未必能充分理解這些公司。 此外,地產服務業和傳媒業在圖表上也比較顯眼,分別有三家(中房信、思源經紀、易居中國)和兩家(分眾傳媒、航美傳媒)。 從發起人角度看,CEO及管理層為代表的財團占據了大半江山。而紅杉資本及其合伙人沈南鵬作為操盤手頻繁隱現在陌陌、奇虎360、易居中國和如家的私有化背后。另外,私中信資本和霸菱亞洲等機構的表現也很顯目。 值得一提的是,圖表中還有三家私有化夭折的公司,其中UT斯達康和網秦的原因分為發起方撤銷要約以及董事會拒絕私有化要約。而僑興移動失敗的原因很獨特:股東大會參加的股東數量未達到法定的人數。有趣
|
上一篇: 科技股普遍大跌 阿里系多家跌幅超20% 下一篇: 寶馬:愿和谷歌蘋果合作研發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