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私有化終極九問:有些好公司不屑于回A股 |
時間: 2015/7/6 15:54:56 點擊: 7103 |
的是僑興移動最終還是退市了,不過是因為股價長期低于1美元被強制退市。
從資本去向來看,退市的中概股在登陸A股上躍躍欲試,不過目前成功登陸A股的僅有2家,其中同濟堂2013年被國藥系整體收編后實現間接上市,中國安防技術則借殼飛樂股份登陸A股。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2012年私有化后,則與母公司阿里巴巴于去年打包赴美上市。 當然,被收購也不乏是一種好去處,高德控股便被收購成為阿里全資子公司,而中房信則成為易居全資子公司。 不過,大多數中概股在退市后都寂寂無聞。 二問:中概股公司為什么要紛紛私有化? 廖明香(藍港在線總裁):每家公司私有化的具體原因各有不同,外人未必清楚,也許大家都還是想回歸到一個熟悉自己且有高市值的市場。從一直以來的市場表現看,A股PE確實高過美股和港股,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王新銳(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在我看來,本輪私有化浪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海內外對中概股公司的估值存在著嚴重的不一致。從公司角度考慮,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市值存在低估,而境內與中概股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市值遠高于中概股的市值。 此外,中國法律政策環境尤其是資本市場也在發生變化,互聯網公司境內上市的VIE架構造成的難回歸等主要障礙也正在逐漸排除。 三問:決定一個上市公司是否私有化的因素都有哪些? 王新銳:對于一家上市公司,尤其是中概股公司考慮是否私有化的決定性因素可以分為以下四種:第一,集團公司戰略、架構的調整和重組,比如阿里巴巴B2B從港交所的退市是為了打包赴美國上市;第二,股東認為公司整體估值持續被低估,比如中手游和完美
|
上一篇: 科技股普遍大跌 阿里系多家跌幅超20% 下一篇: 寶馬:愿和谷歌蘋果合作研發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