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夢工廠:在同質化競爭和巨頭夾擊中突圍 |
時間: 2012/1/17 0:31:02 點擊: 14079 |
毋庸置疑,我們已經處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初始期。這是繼個人電腦和互聯網兩波科技大眾化熱潮后,又一次大時代的來臨。 每一次技術變革,總是伴隨一批新貴企業的崛起。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者的門檻看起來降低了—做應用開發不需要很多人,服務器可以租用云端,因此進入的成本很低,典型“小而美”的故事,是Instagram僅7個人的團隊,服務著iOS平臺上1500多萬用戶,被世界各地的人們所喜愛。小團隊如果把握住時機,具備技術和創新能力,也大有機會如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或者移動游戲公司Rovio那樣蓬勃。 但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時代,國內創業者們面臨的卻是更難出頭的現狀。他們不僅需要面對在產品開發、創新、執行上的難度,更要面對的是山頭林立的叢林式競爭。體量龐大的傳統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在系統+終端+云的生態系統、第三方應用商場、各類應用開發等多個層次做長線布局。大多數資源有限的創業者則會選擇從應用開發做起,然而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模式被證明可行后,面臨著嚴重的抄襲、山寨,甚至是來自互聯網巨頭的不正當競爭。 在尚顯混沌的初始期,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批領跑的創業者:2011年,國內已公開的移動互聯網領域投資超過50起,總金額超過5億美金,主要分布在移動廣告、移動游戲、移動消費/優惠、工具或系統優化等。值得注意的是,獲得投資的大多數并非草根創業者,而是具有良好的互聯網背景、投資背景,或是連續創業者。 而更為草根的創業者們,絕大多數處在狂熱和痛苦的邊緣。個人開發者或者三五人規模的小團隊多如牛毛,據艾瑞咨詢統計,截至2011年11月,中國手機應用開
|
上一篇: 定格2011 專家眼中的網站設計 下一篇: 當《三體》法則照進互聯網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