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創新崛起:中國應向800萬人小國學什么? |
時間: 2015/5/11 15:57:32 點擊: 5805 |
誕生之初,瞄準的就是全球市場,滿足外在市場的需求。
“以色列投資人一般很少有耐心長期持有一家公司,他們非常清楚1/3的初創公司會失敗,持有公司6-7年后,都希望看到回報。創業者也是活在當下,所以雙方都向往去納斯達克上市。”科比說道。 普華永道PwC發布2014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退出報告》稱,去年以色列退出交易創紀錄地達到150億美元,共有18家公司上IPO。JVP孵化的網絡安全公司CyberArk Software就是成功IPO的典型案例。 CyberArk 這個項目由JVP管理合伙人Raffi Kesten負責,去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JVP已擁有其45%的股權。“我們大概2004年開始孵化CyberArk,醞釀了10年,最初幾年安全性在穩步提升,但增長緩慢,真正指數式爆發增長發生在近幾年,這個項目帶來了巨額回報。”Raffi向騰訊科技透露道。 據道瓊斯旗下的研究機構Dow Jones VentureSource統計,退出速度在不斷加快。2009年,科技公司平均退出時間是8.59年;2013年,平均退出時間為5.5年;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平均退出時間降至3.95年。 科比分享說JVP最新的一個項目退出時間不到16個月;以色列游戲公司Playtika被美國巨頭Caesars Entertainment收購,退出時間不到10個月。該公司商務拓展部副總裁Elad Kushnir表示,如果有公司愿意出高價收購你,你就會接受,這是以色列的基因文化。大家注重活在當下,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呢。 當然,也有批評者指出退出速度過快,以色列就永遠產生不了谷歌和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JVP管理合伙人科比對此回應道,“的確,以色列本土尚未出現Google這樣的代表性科技巨頭,但值得關注的
|
上一篇: 易車股權結構曝光:京東持股26% CEO持股14.7% 下一篇: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 六年來的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