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新規”+“最嚴整頓” 自媒體不想封號,就別踩這些紅線! |
時間: 2017/5/30 12:20:22 點擊: 11290 |
有安全感,因為自媒體亂發東西平臺是要承擔責任的。
像個人開設微信公眾號,實際上使用公眾信息服務,《新規》不直接約束微信公眾號,也不約束個人,這個責任主要是施加給平臺的,誰提供服務誰來對平臺上的內容負責。平臺要加強相關信息的過濾、監管、意外情況的處理,包括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 4. 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還需要注意什么? 專家認為,《新規》和《細則》將全力壓縮網絡不實信息生存空間。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當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排在首位的是轉載問題,轉載出現的問題很多,像隨意改標題。 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許可的微信公號等自媒體,能不能轉載?內容能不能更改?標題是否必須保持一致?這些目前尚無精細化規定。 目前,一類網站有采編、轉載的權限,二類網站只有轉載的權限,三類網站就是一些沒有新聞資質的網站連轉載都不可以。 [ 編者注: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分為三類。其中一類、三類網站由新聞單位設立,二類網站由非新聞單位設立。三類新聞網站僅能登載本新聞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一類新聞網站為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最高等級,擁有獨立采編和發布新聞的資質。 一類和二類許可由國信辦頒發,第三類許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管理辦公室頒發,同時需上報國信辦備案。大部分地方媒體主辦的網站都是三類網站。截止 2016 年 7 月 13 日,全國共有一類網站(包括中央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全國性行業新聞網站等)和二類網站(非官方新聞單位的互聯網企業)共 295 家。] 專家認為,《新規》和《細則》將有效懲治標題黨、網絡謠言、侵犯著作權等亂象。
|
上一篇: 輸給AlphaGo后柯潔和人下了一盤:結果輕松快樂 下一篇: 互聯網+農場模式成為農村金融的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