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做網站的DNA |
時間: 2011/11/20 18:56:11 點擊: 1741 |
![]() “傳統媒體做網站:我們堅持了什么?我們改變了什么?”20日上午,第三期“期刊數字新媒體產品及營銷研修班”上,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董事總經理張延提出的問題值得思索。 堅持了什么?張延認為他們堅持的是:內容為王;用戶基礎、用戶轉化、用戶重疊;品牌價值;整體風格……改變的是:內容來源;客戶服務方式;新技術平臺的借鑒應用,新產品開發的重要性;推廣方式;銷售方式;公司架構;人才培養方式等。 從紙媒切入到競爭激烈的網站市場,FT中文網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范例。其成長歷程證明,網站在紙媒日益流失的讀者和廣告收益上,具有關鍵性的彌補作用。 張延強調,FT中文網不會跟門戶PK用戶量,內容及品牌是其獨特優勢。它既保持了內容品質及創新,又實現了將用戶創造價值與“媒介思維方式”相結合:內容包括一半原創,有獨特的專欄作家和撰稿人機制;一半英國《金融時報》翻譯內容,融合網站互動、時效;每年通過眾多論壇活動及會員服務,擴散品牌影響力。 移動互聯網時代,FT中文網積極進行多平臺拓展。2009年6月,FT中文網推出手機站(m.ftchinese.com),目前已經推出基于iPhone及Andriod平臺的手機應用。但張延表示,相比較之下,iPhone平臺表現略好。這與中國國家地理的情況類似。 去年10月,FT中文網與開發公司合作推出第一版iPad應用程序,10月中到12月后,自己組建團隊研發iPad版。該版本上線之后即吸引了勞力士的廣告贊助。這一版本的產品美觀,契合FT氣質,同時在廣告設計上不打擾用戶。 今年,英國的《金融時報》將App從Appstore下架,同時采用HTML5的技術推出了新應用。張延認為,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不需與蘋果分成,更因為更靈活收費的方式背后的關鍵因素:用戶數據及推廣需要,并與讀者保持直接交流。 創新鏈接:除了FT中文網,在《2011世界期刊創新報告》中也有一個經典案例值得借鑒:《娛樂周刊》的網站EW.com如何在3年之間,從一個岌岌可危的小網站,蛻變成一個大型網站,而關鍵點在于,其總編斯蒂芬將雜志和網站進行了非常有力的整合。 《2011世界期刊創新報告》推薦閱讀:《改造網站提升內容頻率》《廣告創新:無孔不入的整合營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10:55 中國數字期刊行業資訊
本文標簽:傳統媒體做網站的DNA |
上一篇: 電子商務師網絡營銷之巧做網站外鏈推廣 下一篇: 繳了1.8萬元做網站 科技公司卻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