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的冬天將至,回歸理性看年底 |
時間: 2011/7/20 12:34:20 點擊: 7148 |
張至300家,并在央視、地鐵、公交車身等傳統媒體投入大量廣告。
其中,24券僅于3-4月間在北京投入的地鐵廣告就超過500萬元。據獲悉,該項廣告投放形式包括12封站臺燈箱(合計30塊),覆蓋北京地鐵1、2、5、8、10、13號線;4-6封海報燈箱若干張,選貼在中關村、國貿地帶。 有業內人士認為,融資后的成本控制不力,是造成24券資金鏈緊張的原因。而為了尋找新一輪融資進來,24券開始大量采用售賣購物卡、加油卡、電話卡等多種實物卡的方式,拉高銷售額。 一張電話卡,用戶常買的卡面額度有50元、100元兩種;購物卡,用戶常購買的面額至少在300元以上。而國內團購的平均客單價只有40元左右。 就以上事件,24券CEO杜一楠兩次以開會忙碌為由不予回應。24券公關人士對公司拖欠員工工資一事予以否認。 事實上,24券并非鮮例。某業內人士稱,有些團購網站為了擴大銷售額、市場占有率,可以忽略成本,甚至以低于支付商家的價格銷售給消費者。 王慧文就國內團購的運營現狀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稱為“沙漠里的蓄水池”。它反應的是蓄水池不斷向外溢水,直至消盡的過程。 而這里所比喻的“蓄水池”,相當于團購的“預付費”,銷售額直接裝進“池”里。蓄水池底部流出的是運營成本。目前國內團購毛利率普遍不到10%。當毛利無法覆蓋成本的時候,就代表企業呈虧損狀態;而當“蓄水池”的增長率低于成本的增長率時,“蓄水池”的相對容量將不斷外泄,直至消盡。這也將意味著現金流斷裂的危險。 而一旦現金流斷裂,預付費模式下的團購網站,發生挪用預付費進行再投資的事情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甚至網站老板捐款而逃的事情也并非不會重演。 不容樂觀的是,目前包括拉手、美團等在內的團購網站都呈虧損狀態。有業界人士估算,拉手網每月虧損4000-6000萬元。而王慧文回應稱,美團網控制的不錯,銷售額增長率大于成本的增長率,因此現金流較好。 整個行業都處在燒錢氛圍之下,而另一面是,將融不到錢。滿座網CEO馮曉海曾對騰訊科技表示,目前資本對團購概念已趨于理性,融資已愈發艱難。出于風險考慮,資本只對少數幾家身處前位的團購網站保持信任,而上千家團購網站將處于融不到錢的危險境地。 據資料顯示,從2010年3月至今年7月份,國內團購行業融資規模超6億美元。其中,排名前6位的團購網站融資總額超出4億美元,占比超過60%。而若僅以今年上半年來計算,該比例已上升至80%。 在此狀況下,已有一些資金儲備不夠的團購網站不得不拉長賬期。目前,國內團購平均賬期為3個月,與商家按3次進行結算:產品下線后先付商家應得的50%;商家接待了超過一半的用戶后,再付予30%;服務期結束后,交付余下的20%。而實物類的商品團購則按55或73結算。 也有人預測,也許這個冬天過去,國內團購將剩2-3家網站。適時,毛利也許會提高。可是,誰能熬到春天呢? 騰訊科技訊(趙楠)http://tech.qq.com/a/20110720/000054.htm
本文標簽:團購網的冬天將至,回歸理性看年底 |
上一篇: 廣電禁止網站非法向電視機提供視聽節目 下一篇: 武漢開出國內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征稅430余萬 |